产品中心

产品展示 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产品展示

轮到我国卡脖子了!全球少有的重器只租不卖每年靠这赚大钱

来源:开云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8-18 08:58:12

当我们谈论“卡脖子”问题时,过去常常觉得是其他几个国家在“掐住”中国的短板,然而如今,有一款超级

订购热线:177 7167 0781

      

    轮到我国卡脖子了!全球少有的重器只租不卖每年靠这赚大钱

      当我们谈论“卡脖子”问题时,过去常常觉得是其他几个国家在“掐住”中国的短板,然而如今,有一款超级重型装备的问世,轮到中国掌握主动权了!这款被誉为“陆上变形金刚”的SPMT运输车,不但可以背负数千吨重物,还能够在陆地上灵活行驶。

      更让人惊叹的是,全球目前只有中国和德国能制造高端型号,而中国的这款重型运输车采用的是“只租不卖”的策略,每年通过出租就能赚取丰厚的收入。这一切的背后,凝聚了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上的巨大努力和突破。

      二十多年前,当中国的基建事业如火如荼地开展时,建设大桥、航母等大型项目都需要运输数百吨甚至数千吨的重型构件。然而,在当时,中国并没有能够承担这种重型运输任务的设备,全世界内,只有德国的SPMT运输车能够很好的满足需求。于是,中国工程师前往德国考察,看到德国的SPMT运输车满载重物,凭借千余个轮胎在车间里灵活转向,大家都惊叹不已。然而,当中国希望与德国合作时,德国方面却提出了苛刻的条件:“核心技术没办法外传,若想使用SPMT,年租金高达800万欧元。”

      虽然中国想购买一台样车研究,德国也同意了,但价格却突然翻倍,从2000万欧元涨到了4000万欧元。这种不公平的商业行为让中国的考察团愤然离开,也因此,中国决定自己研发、制造这款重型运输车。

      万山重工接下了这一艰巨的任务。尽管当时万山刚成立不久,且设备和生产线都不完善,但万山的负责人信心满满:“我们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,别人能做的,我们一样能做到!”研发团队开始了艰苦的研发工作。由于没完整的技术资料,团队不得不从零开始。有工程师从德国废品站捡回SPMT的轮胎碎片,通过对碎片的分析,研究出适合中国的橡胶配方。这样的一个过程持续了数月,经过近800次的实验,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配方。

      此外,SPMT的轮胎需要精准同步,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会引起难以处理的后果。为了研发出精确的液压系统,团队反复调试,写下了超过200万行代码。测试时,工程师们在零下20度的环境下,冒着冻伤的风险,在外面坚守了整整三天三夜,终于完成了对液压系统的调试。

      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,SPMT终于在2013年第一次公开亮相。那时,1152个轮胎整齐排列,车身能自动根据货物形状调整,在宽阔的篮球场内灵活转向,演示时甚至能轻松应对深坑。这款中国制造的SPMT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,许多外国专家都表示:“中国造,真厉害!”

      随着技术逐渐完备,2015年中国的SPMT成功打破亚洲运输纪录,成功运输5200吨重的船体;2019年,又成功运载了12000吨的海底沉管钢壳。到2025年,中国SPMT还创造了5000吨海警船运输的纪录,稳稳的技术优势,使得中国SPMT成为了全球市场的佼佼者。

      如今,全球仅有的五辆超千轮SPMT全部属于中国。它们参与了包括港珠澳大桥、福建舰的船体、南海岛礁建设、核电站反应堆运输等重点项目,成为了中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“隐形脊梁”。过去,工程师们在建航母时常常为运输大型构件而头疼,但现在有了SPMT,这一切问题迎刃而解。

      然而,这项技术的成功不仅令中国自豪,也让曾经“卡脖子”的德国企业感到焦虑。德国公司甚至愿意出价1亿元购买中国的技术,但中国工程师毫不动摇:“当年你们是怎么样对待我们的,现在我们就怎么样对待你们。”美国也派代表团来谈合作,但中国的态度很明确:“技术不外传,想用车可以租,价格好商量。”

      为什么中国坚持“只租不卖”?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虑。SPMT不仅涵盖了上千项专利,还拥有独特的技术体系,若随意出售,可能会被别人复制。而“只租不卖”的策略,不但可以保护技术秘密,还能确保中国在全球高端重型运输市场中的主导地位。

      如今,全球高端运输市场并不庞大,德国在国内基建需求较少,早已减少了产能,而中国的SPMT性能更为先进,因此需求量持续不断的增加。许多企业为了建设大型设施,需要租用中国的SPMT进行运输,这使得中国的重型运输车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。

      这背后,不仅是中国技术崛起的见证,更是中国从“技术引进”到“自主创新”的转变。这一成功案例证明,中国不仅仅可以突破“卡脖子”困境,还能够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,真正的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跨越。这种精神和实力,正是中国制造不断崛起的重要动力。